靈修對我來說是甚麼呢? 這個疑問在這三天中不斷的出現在我腦海中,我今天早上有一個暫時的小結論,約略的說:就是越來越像個人,而不是像動物,更不是不像人。
為什麼會這樣說? 因為星期六天氣狀況不穩定,在服務的地方有位學員下課時發現心愛的雨傘失蹤了!用失蹤兩個字表示還有尋獲的機會,事實上也真找到是誰拿的,因為有別人也拿了那一位學員的雨傘,所以就像骨牌效應一般一路拿下去啦! 可想而知後果變成如何... 可是請問大家一件事情,你也有做過如此的事情嗎?出門發現傘掉了,就也隨手拿一把傘走的行為嗎?
不多說其中過程,我們來談談有位同學很不明白的問了一句話:靈修的人還在乎這種事情嗎? 各位覺得呢?
請問走在靈修道路上的人真的比別人更不在乎嗎? 還是在靈修的名詞之下,靈修兩個字像個大帽子似的罩著,因此走在靈修道路上的人必須要比沒有走靈修的人更超然更豁達嗎? 如果已經是了悟者! 我想祂應該是如此吧?
我就是不明白發生甚麼事,所以還在這條靈修道路上行走著,可是比較早接觸的人就比我們之後接觸的後輩或從未想接觸的人比較超然或比較厲害嗎?? 嗯! 我不可以說謊,但我可以選擇不回答。
當然一位走在靈修道路上的人,通常別人也會以很嚴格的態度來檢視你,我之前也是如此看待那些前輩,但是我慢慢發現其實我忽略了一點,他們也都還是人,也都有七情六慾,也有我們一般所謂的習氣,習氣真是一種高深的說法呀!但是靈修的大帽子一扣下去,全部人的性情必須隱藏起來或是要變得更低調,否則就會有一種說法,你不是靈修的人嗎? 怎麼還會這樣呢? 當然這也包括了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我在靈修呀! 怎麼可以有這種想法,壓抑自己的情感與欲望。怎知久而久之心靈也跟著被壓抑而慢慢不自覺得變扭曲了呢?
我自己是這麼想啦! 因為是走在靈性修持的路上,所以我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更加注意,不是為了做他人的表率,而是要時時檢視自己,做得到的要持之以恆,做不到的要自我面對並坦然接受,再接著要繼續努力改進直到有那麼一天也可以做到,萬萬不可以假裝掩飾,因此靈性修持是孤獨的,永遠在與自己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