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萬物循環史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在宇宙被創造之前,即有宇宙本體存在(在這裡稱宇宙創造之前其實並不恰當,因為空間與時間的觀念,都是在創造後才存在的,所以創造之前應該是超越存在和不存在的)。此本體為陰與陽兩者之合稱,梵文中陽的部分稱為『意識』(Purusa),而陰的部分則稱為『造化勢能』(Prakrti)。在天地創造之前,意識是不受造化勢能限制的,此種意識與造化勢能皆為獨立的宇宙本體之境界,被稱為『無屬性宇宙本體』(Nirguna Brahma)。
不曉得什麼原因(因為此時心靈尚未被創造出,所以因果律無法適用),在無限的宇宙本體中,部分地方的意識較為微弱,使得造化勢能得以影響意識,於是『具屬性宇宙本體』(Sadguna Brahma)便於無屬性宇宙本體內存在著。雖然是有屬性,但是此境界的意識仍然為無限的,就好比在無限遠處的地方設置圍籬,但在圍籬中依然是無限的。
具屬性宇宙本體是宇宙萬物的根源,不過由於意識本身不具力量,所以在沒有造化勢能的作用下,意識本身甚至無法瞭解自身的存在。為了要從無限的束縛中掙脫出來,意識於是允許造化勢能開始作用,將屬性加諸在自身之上。於是在意識(陽、為體)與造化勢能(陰、為用)的和合變化下,宇宙萬物逐次的被創造出來。
為哲學上的方便解說,我們可將造化勢能的力量區分為悅性力量(Sattvaguna)、變性力量(Rajoguna)、與惰性力量(Tamoguna)。在宇宙創造之初,悅性力量首先表現,當悅性力量作用在宇宙意識時,受悅性力量所束縛的宇宙意識就轉變成『大宇宙心靈』的我覺(Mahatattva);而當變性力量佔優勢而作用在宇宙意識時,受變性力量所束縛的宇宙意識就變成『大宇宙心靈』的我執 (Ahamtattva);而當惰性力量逐漸增強對宇宙意識的束縛時,大宇宙心靈質(Cita)的五大元素逐漸被創造出來。於是我們所處的宇宙,便是由於宇宙意識在造化勢能的運作下,於大宇宙心靈中所幻化出的產物。因此,宇宙中每件事物都有意識,也就是說萬事萬物皆是由精細的意識所形成,然後逐漸變粗鈍。
當惰性力量開始作用時,最先被創造出來的元素是『乙太元素』(Akasha),或是佛學中所稱的『空大』,乙太元素僅可藉由『聲』的振波微素(Tanmatra)所感知到(所以說宇宙最先被創造出來的是聲音);當惰性力量持續增強對意識的束縛力,第二個『氣元素』或『風大』(Vayu)被創造出來,可藉由『聲』與『觸』的振波微素所感知;當惰性力量持續增強,第三個『光元素』或『火大』(Vayu)被創造出來,可藉由『聲』、『觸』、『色』的振波微素感知到;當惰性力量持續增強,第四個『液元素』或『水大』(Jala)被創造出來,可藉由『聲』、『觸』、『嚐』、『味』的振波微素感知到;而當惰性力量達到對意識最大束縛時,第五個『固元素』或『土大』(Ksiti)被創造出來,其同時具有『聲』、『觸』、『嚐』、『味』、『嗅』等五種的振波微素,此時意識已變成了絕對粗鈍的無生命物體,而萬物循環史也完成前半圈的循環:由精細到粗鈍的過程,梵文稱此過程為為Saincara。
為什麼『固元素』是意識的最粗鈍狀態?前面提到過,宇宙創造的目的,主要是由於意識想要掙脫束縛,重新回到『無屬性宇宙本體』的最高狀態。『具屬性宇宙本體』是受到束縛的,但是為了要將自身從束縛中得到解脫,於是『具屬性宇宙本體』允許造化勢能的束縛,在大宇宙心靈中將自身幻化成無數的個體,而希望每個個體都能藉由至上的恩典與個別的努力,強化自身的意識密度,而有能力回到『無屬性』的境界。不過在『液元素』之前的創造,我們是無法將個體清楚的分開,就像紅墨水與綠墨水混在一起後無法分開一樣,但是到了『固元素』,我們卻能輕易的將紅色固體與綠色固體分開,而達到各自回歸的目的。
有一位西方籍的學者Dr. Rudreshananda指出,哲學中的『固元素』,或許可比喻成現在科學所講的『原子』,因為我們是可以區分原子與原子間的不同;『液元素』或可比喻成『電子』,因為電子具有流動性與共用性;『光元素』可比喻成『光子』,具有提供光亮的特性;『氣元素』或許是中國所講的『氣』或『磁場』,是具有意念與方向性的(註一);『乙太元素』就是我們講的空間,此空間存在無垠的虛空中,也存在於每一個細小原子(固元素)之內,如果我們將乙太元素從萬物中移除,則萬物將只剩下一有位置而無大小的一點。因為乙太元素是較其他元素精細的,所以科學家無法利用其他元素所製成的儀器來測量乙太的存在,但是聲音可透過乙太傳播,也就是為何在特殊情況下,人類有機會可得到穿越時空的訊息(如心電感應或預知未來的夢)。
精細的心靈質在宇宙創造中逐漸從精細走向粗鈍,變成最粗鈍的固元素。當造化勢能的惰性力量持續作用在固元素時,有兩種可能的情形會發生。一種是固元素無法繼續承受造化勢能所施加的壓力,於是整個結構會崩解,就如同我們觀察到外太空死亡的星體爆炸一般,固元素與其中的元素,逆著創造循環的方向,而釋放回太空中,這樣的過程,梵文稱為Jadasphota。
而造化勢能持續作用在固元素的另一種可能情形是,如果固體結構內各元素能維持住平衡而發展出內在的力量(此種內在的力量稱為生命能),且當內在力量優於外在力量時,會造成物質結構中部分物質的粉碎,此時比五大元素更精細的成分將發展出來,也就是所謂的『個體心靈』。隨著內在力量的逐漸增強,生命體逐漸由單細胞生物進化到多細胞生物,由植物、動物、最後進化到人類,而希望可以由人類的階段,回歸到無限本體的境界。這種意識由粗頓回歸到精細的過程,為萬物循環史的後半圈,梵文稱其為 Prati-saincara。
整個宇宙是大宇宙心靈內投射的產物,而大宇宙心靈賦予了人類同樣完整的『我覺』、『我執』、與『心靈質』,也就是賦予了人類完整的自由意志,所以說人類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宇宙心靈與個體心靈不同之處,在於宇宙心靈創造的目標是唯一的,是希望個體心靈能夠掙脫束縛而回歸到純然意識的狀態,且宇宙心靈可同時觀想著萬物;而個體心靈一次只能專注於一件事物上,但追求的目標卻是多元的。不過由於個體心靈的執著(ego)與過去因果業力的牽引,使得有些個體心靈追求的目標是粗鈍的物質,而缺乏對無限靈性世界探求的勇氣。由於人類具有完整的心靈力量,所以當人類專心追求某一目標時,他也將累積完成該目標的因果業力。因此如果一個人專注的目標是粗鈍的物質享受時,那麼他下輩子有可能會無法再獲得人的肉身,而會逆著萬物循環的方向,墮落到動物、植物、甚至是無生命的物質世界。
然而,人類卻也可以選擇繼續朝至上的目標前進,藉著勇敢的承擔外在的壓力與內在的衝擊,而使自己的心靈愈加的純淨。個體心靈藉著不斷的努力,最後有可能達到參天地之化育,協助完成宇宙創造的目的,而回歸到無限的大我。當個體心靈受到至上的吸引,回歸到『有屬性至上本體』的時候,此時我們稱個體心靈已達到『有餘解脫』(Mukti)的境界;如果個體心靈除了感受到至上的吸引外,更能發展出對無限本體專一強烈的虔誠感,則個體心靈可以加速往至上核心運動的速度,甚至超越造化勢能的束縛,而回歸『無屬性至上本體』,達到『無餘解脫』(Moksa)的終極目標。這是整個宇宙創造的終極原因,也是每一個小宇宙所應盡力達到的目標。
註一、密宗修行者體認到人身體中的氣,可分為五種內行氣與五種外行氣,五種內行氣包含上行氣(Udana)、命根氣(Prana)、下行氣(Aapan)、平行氣(Samana)、遍行氣(Vyana);五種外行氣為運動氣(Naga)、收縮氣(Kurma)、呵欠氣(Krkara)、飢渴氣(Devadatta)、與睡眠氣(Dhanainjaya)。內行氣中的上行氣味於喉嚨,功能為控制聲帶;命根氣位於肚臍與喉嚨之間,控制心臟、肺、呼吸;下行氣位於肚臍與肛門之間,調控排泄;平行氣位於肚臍,調整維持其他的氣;遍行氣遍於全身,調控循環和神經。所以許多氣功的鍛鍊,強調意守丹田,可協助控制其它的氣。外行氣中的運動氣,負責身體伸展;收縮氣負責收縮;呵欠氣有助於呵欠;飢渴氣控制飢渴;睡眠氣控制睡眠與困倦。
留言列表